《雨果先生》法国

  “如果只剩下一千个人,我一定是其中之一;如果只剩下一百个,我还是不放下武器;如果只剩下十个,我就是那第十名,如果只剩下一个,我就是那最后的一人!” 

  正是这个人,他在法兰西剧院以他的剧作《欧那尼》赢得了浪漫主义戏剧对伪古典主义戏剧的胜利;

  正是这个人,他在七月革命爆发后写出了热情的颂歌《年轻的法兰西》;

  正是这个人,他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他在拿破仑第三政变后,领导左翼共和主义者号召人民进行武装抵抗;

  正是这个人,他在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时,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捐款铸造大炮;巴黎公社失败后,他不辞艰险,保护受害的公社社员并宣布开放他在布鲁塞尔的住宅作为他们的避难所。

  雨果一生有许多重大场面可写,马尔兹却选择了他对路易·波拿巴的斗争,因为这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反对专制独裁、争取自由人权的斗争。为了这场斗争,他流亡了19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

  惺惺惜惺惺,这或许就是同样被流亡、监禁过的美国戏剧家马尔兹写作《雨果先生》的原因吧。

如剧本无法阅读,请安装FLASH播放器。更多经典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