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寿山石的开采有相当长的历史,有一些石种已绝产无法再一睹真面目,如艾叶绿;有一些石种则已绝产而又陆续复产,如无佛头坑;有一些石种则已绝产但尚流传於市,如将军洞芙蓉、琪源洞杜陵、荔枝冻;有一些则产量极为稀少,即使玩石数十年也无法拥有一方,如鸭雄绿;有一些则因绝产或产量太少,致无法判别徒惹争议,如高山的世元洞、大健洞、油白洞、和尚洞、小高山;杜陵坑的芦荫、蛇匏、尼姑楼;月尾的回龙岗;金狮峰的鬼洞、野竹桁;柳坪的黄洞岗;虎岗的栲栳山、狮头石;老岭的豆叶青、圭背石;猴柴南的白九茶;旗山的鸡母孵、马头岗、水洞湾、大洞黄等,均徒有名称而不曾见石。
目前矿洞是基本封闭,就剩坑头一个有开采许可证,杜林改旅游开发,,善伯基本是成空,里面早几年就可以开迪吧,大山和老岭在开采叶蜡石,旗降倒是出了不少,但是都是“老鼠工”耙渣,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石头大部分是藏石。
旗降不多卖,花坑还没绝。二号小石有,成章却不易。 田黄偶可见,琪源确难求。矿洞皆停采,有钱石不绝。
松柏岭和接近二号矿的地方前一阶段还在开采,较为有序,但是石头出来的有两个方面的遗憾,一方面市面流通量不大,另外市面流通的松柏岭很多易裂二号矿粘岩严重石质不是很让人满意,第二,稍有大点材料质佳的价极高。
另外一个就是汶洋,山陡路险,据我的同事说,要上山进洞几乎是前面的那个人的脚就在下面那个人的头上,还要背石头,甚是困难,近来也根本没有听说有量产,估计就是以前的一小些石农库存,还有就是不要命的老鼠工了,石头易裂,石头品质不错。
芙蓉、峨眉的矿洞情况以前的石友都已经说过了,因为地层原因,不是特别稳定,屡次发生洞被开虚,结果就有开采过程中间被石头压死的所以造成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芙蓉石头价格一直在狂奔,石头却越来越小,质地越来越差,原因很简单,都是在吃以前老底子的库存,石农也不是傻瓜,谁都知道好东西留着不愁卖。
杜林的早就承包给人家开发旅游了,进洞参观还要交钱,鹿目本来就一个连迷你型山沟沟都不算的一个小疙瘩地方,挖了多少年都不知道了,再能够出石头来,质地好的可能都当作田黄了,或者再有的话估计就挂坠比较适合了,哪有什么东西,还有拳头大的好鹿目--那不是一般的吓人了。
无头佛一定得提一下,,确实是绝了,其实和石农交流过程中明摆可以知道,没有多少石头,毕竟是掘性的,而且连石农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无头佛,反正挖出来的,黄色的都是无头佛,有的其实根本就是掘性大山,甚至连掘性大山都不算,硬邦邦的,根本不能雕刻,倒是有商家会安慰人,说:反正不贵,当作品种石头,不是多好的石种,我倒在这里特别提醒几句,哪怕是特殊品种那种都是砂或者硬差无比的还是算了吧,好的无头佛,人家叫无头佛田,各位石友还是眼睛擦亮,不要奔那个名字去。
不要认为说石头都绝种了,赶紧大收,一定要注意,没有好的,宁可不要,这个原则一定要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