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身为一流画家的大作家
www.zg-xbwh.com   2014-11-27 12:09:08   浏览次数: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维克多·雨果画作,1850

 

        “倘若他决心从事绘画而不是写作,也许会让同时代的许多画家黯然失色。”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欧仁·德拉克罗曾说道。

 

《钥匙在这里,门在别处》,1871

 

        1855年,波德莱尔就将雨果和德拉克罗瓦相提并论,在《1859年的沙龙》中他又写道:“我们的诗人是诗歌中的风景画家之王,这是显而易见的。”

        雨果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墨的表现力和光影的反差,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水墨画。他对波德莱尔说:“我在画里一起用上了铅笔、木炭、乌贼墨、木炭笔、碳黑,以及各样稀奇古怪的混合体,方能大体上表现出我眼中,尤其是我心中的景象。”

 

《指纹滴画》,1864-65

 

        雨果对自己的绘画态度非常低调,只认为是个人的消遣娱乐,并无必要发表。但他确实享受其中,经后人整理,雨果留下画稿多达3500张以上。他将随时随地使用信手拈来的各种材料(咖啡,茶,草木汁液,火柴梗,烟灰等等)研究了个透彻,并对各种不经意制造出来的意外效果欣赏有加。

 

维克多·雨果画作

 

        这位即兴的绘画者终生远离画家圈子,他的绘画不是用来结交与赚名的,而是一种受到内心苦楚激励的幻觉,这种幻觉用文字捕捉可能会非常费力,但形象和光影就在一挥手间记录下了那一刻。

 

维克多·雨果画作

 

        雨果的长子夏尔·雨果在《过路人在雨果家里》,写道:
        “一旦纸、笔和墨水瓶端上桌子,维克多·雨果便坐下,他这就画起来,事先不勾草图,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运笔异乎寻常地自如,画的不是全图,而是景物的某个细节。——他会先画树枝而成森林,先画山墙而成城市,先画风向标而成山墙,一步步,白纸上猛然现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其精细和明晰,如同照相的底片,经化学药品处理,即可现出景物。这样完成后,作画人要来一只杯子,泼下清咖啡,其风景画即告完成。结果便是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雄浑,意境奇异,总是富有个性,使人依稀想见伦勃朗和皮拉内西的铜版画。

 

《城里的桥摇摇欲坠》,1847

《滴画创作》,1875

 

        1957年,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布勒东在《神奇的艺术》中写道:“在这个领域内,最后决定意义的画应该属于一个既不是职业雕塑家也不是职业画家的人。这个人先于兰波,已经借助画笔和钢笔墨水‘固定眩晕’,探求自己的潜意识……这位不受重视的水墨画、‘墨渍画’和想象力恣肆奇兀的画的作者,是一位诗人,名字叫做维克多·雨果。”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1861-1941)

泰戈尔画作《鸟》

 

        1924年,泰戈尔已经63岁,他开始画画。在这一年出版的诗集《夜曲集》的手稿中,泰戈尔第一次画下了潦草的线条。他没有受过任何绘画训练,但凭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阔的想象力,独创了2000多幅来自直觉的绘画。

 

泰戈尔画作

 

        在这些画作中,泰戈尔创造了一个异想世界,他笔下的花草树木鸟虫鱼兽不是写生,而是想象的产物。女人也是他常常描绘的主题,有人猜测那张神秘女人的脸是他自杀身亡的嫂子,眼神里的情愫时常出现在泰戈尔的梦中。

        孟加拉画派画家南达拉尔·鲍斯认为,韵律、平衡和放纵是泰戈尔画作的三大要素。“这些要素是泰戈尔通过长期作诗及作曲而获得的。”

 

 

        与那些光明的、灿烂的诗作背道而驰,泰戈尔的画作是他艺术的阴暗面。但是你又很难读懂他画的是什么,画作里总有太多抽象的成分。他在自传里喃喃自语道,“他是在作画,而不是在写历史”。

 

 

        “我的绘画不需要制定任何艺术的教条,只要简单地描绘出内心世界就心满意足。我的画与训练科目、传统和深思熟虑的尝试都没有任何渊源。”泰戈尔说。

 

哈里利·纪伯伦(1883-1931)

纪伯伦画作 《耶稣,玛丽之子》

 

        1908年至1910年纪伯伦赴巴黎学习绘画和雕塑,师从罗丹。罗丹十分欣赏纪伯伦的才华,誉之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纪伯伦画作

 

        “这画我决不卖,……是我的心灵创造了它们。”纪伯伦将绘画视为心灵的结晶,罗丹十分看好他:“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纪伯伦画作

 

        他的画作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绘画和写作一直是他创作的两条主线。他的绘画充满神秘主义色彩,妙喻中有哲思。

 

为《先知》等自己的文学作品所配的插图

《先知》论爱

《先知》论孩子

 

纪伯伦的画神秘、柔和,风格深受19世纪英国画家、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影响。裸身男女在天地间随情随意舞蹈,富有诗意,也带着一丝哀怨。

 

《喜乐的海洋》

《秋》

《十字架》

《静默》

《思考者》

为母亲所画的肖像

为女友所画的肖像-《年轻的女子》


相关热词搜索:大作家 画家

上一篇:艺术品是家庭收藏最优质的传世财富
下一篇:靳尚谊:不要把“风格”看得太高,它不是艺术品的最高表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