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写意花鸟宗师笔下的千年寿桃
www.zg-xbwh.com   2015-07-07 13:58:24   浏览次数:

  
  齐白石 1939年作  寿桃
 
  “寿桃”原指神话中可使人延年益寿的桃子。汉代东方朔《神异经》记:“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方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知寿。”后来人们以鲜桃、面制桃或画的桃子祝寿,亦称为“寿桃”。
 
  一、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桃实千秋图》 1699年作
 
  此图为八大作品中比较少见的题材,八大花鸟画的题材多为鱼、鸟、荷花,而桃实图在后来的海派作品中至为常见,因为桃实寓意多为祝寿之用,而八大作品多为“缘物抒情”之功用,所以桃实图很少见。
 
  《桃实千秋图》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特色,首先此画构图简练,以一石和二枝桃为主体,物象并不复杂,但能做到少而又厚实得趣,画史上少有人能得此造诣。而石头和桃枝的结构与八大山人书法的习惯结构几乎一致,这也是书法与绘画相通之又一例。
 
  构图造型之奇亦可在此图中略见一斑,八大山人常常出奇制胜,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白眼鱼、独脚鸟,兀立之石是八大的专利。此图虽非常见之鱼、鸟、荷花,而奇崛之势仍令人惊叹,石块斜出于右上角,二桃枝从石之中横空而出,其中一枝更是伸向右下角,与右上角呼应,中间的大块留空既让右上方保持充实之感,又使下方的桃枝更加有舒展之态。
 
  其次此图体现了八大用笔的特色。八大山人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所作《癸酉山水》册中题到:“昔吴道元学书于张旭,贺老(知章),不成,退,画法益工,可知画法兼之书画。八大作品早年用笔方硬,进入八大前期后逐渐丰厚浑圆,富于变化,越到晚年,笔法越益含蓄圆润。此画笔法灵活圆润,既表现了物体之质感,又体现了墨法的丰富性。
 
  明代中期以前,绘画多用熟纸,熟纸不洇不走墨,干湿浓淡,可层层渲染。明代中期以后,“生纸”增多,在生纸上作画,易洇墨。而八大山人充分利用生纸这一特性,通过用笔中水份的控制,使笔墨产生更丰富的变化,孕育了在熟纸上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此图中右侧石块之质感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墨晕来实现的,石质感觉坚实而圆润。两枝桃更是采用浓、淡、干、湿不同的墨来营造丰富的表现力,老干或用淡而干之墨,或用浓而重之墨,新枝与老干之对比又使新枝益发体现了生命力,而枝叶的阴阳向背又无不是用墨之功。可以说,八大是成功地使用生纸推动中国水墨写意画的重要人物。
 
  二、吴昌硕
 
  吴昌硕 桃实图 上海博物館藏
 
  中国古代有千年寿桃之说,亦即说天上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是世间凡人梦寐以求的长寿之果。以千年桃食来表现献寿内容,吴昌硕是首创,后来愿为吴昌硕“门下走狗”的齐白石也这么画。
 
  海派名家吴昌硕画桃特色鲜明,绝少甜俗,笔力强悍,风动劲健,更具寿而康的精神内涵。
 
  此幅《桃实图》绘两棵壮实的桃树,树上硕果丰实,树下一块巨石矗立,而树上的一枝连同桃实垂直倒偃在地。桃叶用浓墨写出,枝叶穿插。图中自题:"灼灼桃之华,赪颜如中酒,一开三千年,结实大于斗。丙辰冬吴昌硕。"钤"俊卿之印"、"昌硕"白文印。丙辰为公元1916年,吴昌硕时年七十二岁。
 
  吴昌硕 桃实图
 

  吴昌硕 仙木桃实
 
  《仙木桃实图》笔墨劲爽老辣,设色浓艶沉着,吴昌硕敢于用色,反俗为雅,乃大师手段。更为突出的是这幅作品在构图上的疏密呼应,桃树主干从画幅左侧呈斜势擎天而上,上幅密枝繁叶,下幅一枝垂实,与主干构成三角的视觉界面,密与疏的交织让人一目了然,那是硕果压枝,鸿寿满树。

 
  吴昌硕 三千年结实之桃图 1918年作
 
  吴昌硕作画时大胆迅疾.不多加修饰,具有自然浑朴古拙之趣。他以篆籀之法入画,作画如写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往往能自出新意,形成独特风格。
 
  《三千年结实之桃》表现的是寓意福寿千年的寿桃。画家只撷取桃树的局部,用笔凝练遒劲。寿桃设红黄二色,以没骨画法表现.鲜嫩娇艳:桃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枝干竖写两枝,各有不同,又一侧枝呈孤形垂下,伸展生动,使画面富有变化。题款。三千年结实之桃”不但与桃干、桃枝形成浓淡变化之趣,而且与寿桃两相照应.让全图神气内敛。
 
  吴昌硕 千年桃实图
 
  吴昌硕 九五福 1924年作
 
  吴昌硕 曼倩移来 1925年作
 
  吴昌硕 桃图 1919年作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如吴昌硕在一幅《桃》题:“千年桃实大如斗,涂抹成之吾好手,仙人饶涎挂满口,东王父与西王母,曼倩不偷寿谁某。”他画桃,笔蘸浓艳的西洋红,直落宣纸,以淡黄色衔接,再加深红点染,画面立即呈现出色彩淋漓,泞然一体的鲜桃,好像果皮一破,便会流出盈盈果汁似的。
 
  吴昌硕画桃,吸取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同时融进了文人画家的笔意,善用西洋红,加以发挥创造。他借东方朔食仙桃而长生不老的典故,来祝愿人们长寿美好的愿望。
 
  吴昌硕 寿石图 1921年作
 
  款识:千年桃实大于斗,仙人摘之以酿酒。一食可得千万寿,朱颜常如十八九。辛酉冬,吴昌硕年七十八。此幅为缶翁晚年之精品,为其画桃的代表作,诚如画中落款所言:“千年桃实大如斗,仙人摘之以酿酒。一食可得千万寿,朱颜长如十八九。”是可以留赠子孙的传世佳作。
 
  三、齐白石
 
  齐白石 1926年作 寿桃
 
  齐白石何时开始画寿桃,尚不清楚。通常所见齐白石画桃,以晚年为多,桃子或画于篮中,或画于树上。白石老人喜欢把桃与桃叶、桃与竹篮的比例加以夸张。如竹篮只能盛下两个桃子,可见仙桃之非同一般!这样的夸张手法,是从民间艺术借鉴来的——雕花艺匠出身的齐白石,对民间艺术的熟悉和大胆借鉴,是成就其艺术的一大根源。文人艺术与民间艺术天衣无缝的融会,在一个桃子形象中也有突出的体现。
 
  齐白石衰年变法,多取法老缶吴昌硕;但这取法又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笔墨精神。他自己说:“我是学习人家,不是摹仿人家,学的是笔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其中尤以画桃极为神似。
 
  齐白石画桃,先以没骨大写意法直接用洋红泼写硕大桃实,渗以少许柠檬黄,再以花青、赭墨写出叶子和枝干,后用浓墨勾勒叶筋,设色浓重艳丽。与其画荷花所创的红花墨叶恰成强烈对照。不仅桃实的分布颇具匠心,极臻疏与密、藏与露之妙,即寿桃的向背光都以颜色的变化来确切地表现出来。

 


齐白石 1930年作 长寿图

齐白石 1939年作 寿桃
 

相关热词搜索:寿桃 宗师 花鸟

上一篇:醉僧怀素的9幅精品小帖,幽默、有味、耐读!
下一篇:那些著名作家的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