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一个小镇的文艺复兴之路
www.zg-xbwh.com 2015-10-26 12:39:39 浏览次数:
时长达450分钟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乌镇大剧院连演两场
刚刚结束的乌镇戏剧节,已是第三届,嘉年华表演也是第三个年头。平均每天有100多场演出,表演包括不同类型的戏剧、舞蹈和音乐,手拿节目单四处寻找想看的演出,或者信步游逛遇到有趣的演出就停下来观看,都一样惬意。
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邀请了国内外170个团体在古镇街头进行1200场演出
湖南怀化天井寨侗族傩戏班的农民演员,有些是第一次坐火车。他们表演的傩戏“咚咚推”源于明代,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员用侗语演出,朴拙的表演,带给观众与剧场演出完全不同的感受。文化传承和传统保护是乌镇戏剧节遴选嘉年华表演团队的标准之一。
乌镇戏剧节发起人 陈向宏
从东栅开始,乌镇戏剧节的打造者陈向宏经营乌镇已经16年。他去过全世界很多小镇,国外小镇的文化感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景’和‘境’是不同的,乌镇有很好的’景’,但是有文化才有‘境’。”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乌镇的游客人数排在全国各大景区的前列,面对从景点游到休闲游的转变,“乌镇有比其他古镇更具实力的物质基础。乌镇旅游的股东不是每年把分红拿走,他们把钱留着盖美术馆、建大剧院。现在乌镇有戏剧节,有当代艺术,有互联网大会,乌镇不仅仅是江南小镇的小桥流水,而是变得更有内容。”
出生于乌镇东栅、晚年回到故乡生活直至故去的作家木心曾对陈向宏说,乌镇要重视文艺复兴。这也是陈向宏一直想做的事情,“对程式化的东西,我不想复制。我希望古镇的修复不仅是挂个红灯笼,不是符号化。我修一个旧壳,装的是新的东西。”
谈到乌镇戏剧节的经验,陈向宏说自己找对了人。戏剧节期间,另三位发起人黄磊、赖声川和孟京辉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场合,看得出来,他们倾力调动了自己的热情和资源。陈向宏说,乌镇和艺术家不是甲方、乙方的关系,整个乌镇都是一个艺术平台,“包括请丹青做木心美术馆馆长和明年有众多世界闻名艺术家作品的当代艺术展,其中包括四十多位国外艺术家和十几位国内艺术家。”
今年8月,陈向宏去了日本利贺戏剧节,把那里剧场的尺寸都量了一遍。利贺戏剧节拥有近40年历史,得到社会财团的资助和日本政府的支持,这是乌镇尚无法企及的。但在国内,陈向宏认为相对于其他小城镇,乌镇已经有了先发优势。“我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艺术性的城镇。有了艺术品牌的影响力就会有无数多的可能性。我们现在做的是小城镇+,加什么?加戏剧?加现代艺术?”
相关热词搜索:乌镇 之路 小镇
上一篇:一名书法研究生的简明书法史笔记
下一篇:姬长明:甲骨文字密码解析系列之廿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