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从隶书的结构特点 教您欣赏隶书作品
www.zg-xbwh.com   2016-06-10 10:16:40   浏览次数: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书法名家从隶书的结构特点  教您欣赏隶书作品

周宏兴作品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书法名家从隶书的结构特点  教您欣赏隶书作品

罗庆武作品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书法名家从隶书的结构特点  教您欣赏隶书作品

赵之琛隶书

       隶书结构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横向扩张

       隶书之所以成为扁方体,与其笔画横向伸展有很大关系。这不仅表现在独体字上,也表现在合体字上,或字中点画横向,或字部件横向。

头重脚轻

       由于隶书主要突出横画,不突出上下的坚画,故字往往“头重脚轻”。

书法名家从隶书的结构特点  教您欣赏隶书作品

赵之琛隶书

燕不双飞

       波磔(波横、波捺、右斜钩)在隶书中—字之内,只允许有一个,前人谓之“燕不双飞”,在选择时一般以是否在字中处于主笔为妥。使用正确,会使字有一种动态的美感,这是书写隶书的一个原则。

惊鸿一“掠“

       隶书中掠画(撇画)要根据字形确定长短、伸缩以及斜度。但无论长掠、竖掠、横掠、弯掠……,一般收笔时均回锋收结,虽不出锋却掠得洒脱。

书法名家从隶书的结构特点  教您欣赏隶书作品

赵之琛隶书

外散其形

       隶书中点画组合表面看较为四散,但形散神聚。点画与点画、部件与部件,或相向、或相背、或相随、或相互吸纳、或相互承受。

拙中见巧

       隶书中的有些字,在我们今天看来,结体是很笨拙的,但细细琢磨,就可看出这是古人打破常规结构,故意夸张某一部分,以达到拙中见巧的意境,使隶书独具风格。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热词搜索:隶书 书法名家 特点

上一篇:书画,是生命高度的陪伴!
下一篇:书画名家之后难上加难 不做空头“某某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