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投资回报不同
www.zg-xbwh.com   2016-10-10 21:39:49   浏览次数:

  中国书画根据作品创作的时间,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古代书画(1840年之前)、近现代书画(1840-1949年)和当代书画(1949年之后)。从投资角 度,古代书画市场的真伪鉴定最为困难,且价格昂贵,因而进入门槛较高,需求群体增长相对缓慢,投资回报率较低;而近现代书画,作品存量稳定,深受市场追 捧,投资回报率最高;当代书画,供给不断增加,需求群体也在逐步扩张,投资回报率较高,但其收藏价值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1、古代书画(1840年之前)
 
  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投资回报不同
 
  古代书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瑰宝,兼具艺术和历史等多重价值,大部分精品长期保存于博物馆等机构中,少量精品一旦流入市场即被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有,呈现出上 拍数量稳中有降的趋势。2000年至2015年,样本范围内的古代书画占中国书画上拍总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16%波动下降到2015年的11%,平均 市场份额在11.77%。
 
  古代书画存世量相对较少,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供给量相对稳中趋降,随着后续投资者的进入和购买热情的高涨,这一细分市场的供不应求,其结果就是成交 均价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36.67万元上扬至2015年的164.3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51%。与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相比,古代书画成 交均价是最高的,平均是前两者的2.04倍和2.96倍。
 
  较高的价格使其更易受到市场需求的冲击,也导致成交率的波动更大,2000年至2015年,古代书画成交率在55.18%到77.33%之间波动,高低点之间的差距比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要多1.32和3.44个百分点。
 
  古代书画在短期内出现重复交易的比例极低,仅有3.80%,说明作品一旦被藏家购进就不再轻易卖出。这部分重复交易的古代书画回报率在3.08%到 83.58%之间宽幅波动,整体上低于同时期的近现代和当代书画的投资回报。这与古代书画相对较高的价格密切相关,过高的价格一方面会提高投资者的进入门 槛,另一方面也透支了未来的升值空间,因而古代书画呈现出成交率、回报率双低的特征。
 
  2、近现代书画(1840-1949)
 
  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投资回报不同
 
  近现代书画承上启下,恰好身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表现手法丰富,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市场认可度高。从供给角度,近现代书画名家辈 出,其作品存世量已经固定,上拍数量始终稳居第一,2000年至2015年,样本范围内的近现代书画占整个中国书画成交数量的比重在67.29%到 79.24%之间波动,平均市场份额在72.77%。
 
  从需求角度,近现代书画名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广为人知,投资受众广泛,需求量大,推动了近现代书画价格的上扬,其成交均价从2000年的 12.78万元快速上升至2015年的144.07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52%。作为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类,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也较高,位居第二,在 61.63%到82.47%之间波动,平均成交率达到74.34%,数值与第一相差无几。
 
  从投资角度看,自2000年以来,近现代书画作品出现重复交易的比例最高,达到11.96%,是古代书画的3.15倍,成为投资市场的主力品种。这部分重 复交易的近现代书画回报率在31.59%到92.44%之间波动,基本都居于最高水平。由此可见,价格适中、交易活跃的近现代书画,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 回报,是适合投资的主要品种。
 
  3、当代书画(1949年至今)
 
  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投资回报不同
 
  当代书画,作为创作时期最晚的品类,上拍数量稳步提升,2000年至2015年,样本范围内的当代书画占整个中国书画成交数量的比重从7.61%波动上升至18.65%,平均市场份额为15.46%,位居第二,成为近年来中国书画市场逐渐崛起的一股新锐力量。
 
  当代书画的作者基本在世,所以作品供给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是这并不妨碍当代书画作品的价格上涨,其成交均价从2000年的7.19万元迅速上升至 2015年的76.0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03%。基于重复交易的当代书画回报率在25.32%到74.33%之间波动,高于古代书画。并且当代 书画的成交活跃,其成交率一直在66.88%到85.59%之间波动,位列第一。2000年至今的重复交易比例高达到8.85%,是古代书画的2.33 倍。
 
  大多数人认为,离世艺术家的作品更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但是为什么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价格也会快速上涨呢?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我们发现,对当代作品的需求和 投资者艺术品位的变迁有关。从美国的艺术品市场情况看,各品类的交易价格一直处于变化之中,20世纪10-20年代,美国买家将雷罗慈、伦勃朗等早期大师 作品(相当于中国的古代书画)推升成了当时最昂贵的画作和最当红的艺术流派,而在1980年之后,美国人开始大批转向印象派和现代派作品 (1886-1920,相当于中国的近现代书画),后来又转向战后及当代艺术(1920年之后,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当代书画)。1985年至1990年间, 战后及当代画作的价格增长率达到了650%。根据梅摩指数,战后及当代画作也成为2000年后投资回报最高的品类。
 
  就中国书画市场的情况而言,现阶段正处于古代书画转冷,近现代名家受追捧,当代大师逐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投资于明日之星可能会收益颇丰,例如当代书画家 蒋山青的作品均价从2006年的3735元/平方尺一路上涨到2015年的731818元/平方尺,甚至在2014年超过了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均 价。当然,当代书画毕竟起步时间较晚,一部分作品存在过度炒作,当代书画仍需要学术研究的系统梳理和沉淀,其收藏价值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相关热词搜索:书画作品 时期

上一篇:书画装裱修复的南北两大流派的差异
下一篇:中国画“计白当黑”的逻辑结构与形式结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