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必修课:试墨
www.zg-xbwh.com   2016-11-22 17:41:13   浏览次数:

  早年我写字画画用墨,并不追究墨的品质如何,也不曾想过买来先要试一试好不好用,因为那时仅用过上墨曹素功大好山水,店里出售的总是好的,从来不会怀疑。
 
  现在不同了,随着经验的积累,发现有些墨并不如上墨大好山水那么好用,仔细观察,原来墨是有等级之分的,而且有松烟、油烟之别。中学时,先生说松烟不适合画画,于是,一直不用松烟。现在知道,南宋之前,古人画画用的都是松烟,油烟盛行是后来的事。知识就是这样螺旋式地递增的,又知道,还有被称作碳黑的墨,那是最低档的墨。
 
  于是,试墨就产生了。显然,试墨就是为了搞清楚手中的墨究竟好不好,是不是我所喜欢的,是否适合我使用的习惯。
 
  有人说,试墨仅仅是为了提高感知墨色的敏感度。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至少在试墨之前,你的心里已经形成一种成见或标准,你会拿这些标准去套试墨的感受。关于墨品的优劣是否有标准呢?当然是有的。这些标准约定俗成的依据来自对经典作品的观察和归纳,而不是某某人的自我判断。
 
  凡物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标准,要不然制造商如何制造?一锭墨到手,首先得知道是不是好品质的墨,然后再看是不是我喜欢的,最后才决定是不是该留用,如果不适用于我,虽然很喜欢,我也仅仅把玩而已,不会将他作为我画画的主要材质。
 
  有时候我很喜欢一锭墨,比如明墨,无论从哪方面讲,它确实值得我去喜欢它,但它实在不适用,因为年份太久,都已败胶了,那么只能观赏把玩。
 
  一个人凭绘画经验作出的判断,取决于他对绘画的理解深度,而且是相当感性的,这与判断一锭墨是否属于好墨具有局限性。因此,有时不得不通过一些客观检测的手段以及一些不带个人偏见的指标加以鉴别。这才是试墨的目的所在。
 
  如果这个目的性的问题也搞不清,你还试什么墨呢?
 
  有人也进行过所谓的“盲试”,即不告诉你是什么墨,然后通过试墨去判断该墨有何优缺点。对一个缺乏使用好墨经验的人而言,这个方法犹如盲人摸象,各说各的感受,但最终将所有人的盲试感受归纳总结后,就根本不知道此墨品质到底好还是不好,因为,一锭墨对有些人是适合好用的,对另一些人是不适用的,或不符合他对墨品评判的标准,结论自然大相径庭。
 
  你先得有使用好墨的经验及标准,盲试才有意义。比如,有人各拿一白瓶无标识的茅台酒和五粮液,让你品酒,鉴别哪是茅台哪是五粮液。如果你平时喝惯五粮液或茅台,你立马就能辨别;反之,你一定说不出其中的区别。这也是盲试。因此,品酒师之所以是品酒师,是因为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各种优质酒的评判标准,只要对号入座就行。
 
  盲试墨锭如出一辙,试墨人心中是否有一套统一的评判标准呢?如果没有,就如平时不喝酒的人那样,如何去辨别酒质的优劣?
 
  因此,试墨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
 

相关热词搜索:书画家 必修课

上一篇:关于笔锋知识
下一篇:当代水墨市场前景如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