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文
认识马宏伟十多年了,初次的印象是一位谦谦学人,略带有一些生活的沧桑.出生在小城甘谷农村.是一位有才气的篆刻家.在以往的交游中,深知宏伟喜欢书画艺术,后有沉湎于绘画艺术,不能自拔.因此有了这些绘画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中国的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是在绘画的传承变化中完成人的精神创造和情感宣泄,它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涵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传世的绘画佳作首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画家的人文修养、道德追求、精神气度等方面的内涵,其次才是技巧。中国绘画特别强调画品和人品的统一。绘画之道,尤重人品。“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马宏伟的山水画,流露出的正好是这种清刚雅正之气。
文化人的精神生活,虽然不全是艺术活动本身,但是它的过程,同时又充满着艺术活动的内涵。多年来艰辛的生活生涯,使得宏伟养成良好的习惯,每每潜心于历代绘画,临习到会心之处,不能自拔。恽南田在“南田画跋”中说:“古人用心,在无笔处”,这就说明艺术形式本身的创作不一定越繁越多越好,要表现美,表现精神,就要使艺术的内容提高、集中、精炼、简化。观宏伟的绘画作品,多取宋元清刚雅正之趣,兼写明清浑厚朴茂之风,设色清雅,有立有破,体势开张,元气淋漓,作品比较随意重趣,苍茫深重而又雅正。
读了宏伟的一批青绿山水画,<<石泉清听>><<崖泉访友>><<溪山观云>><<云水居>><<静听天籁>>等,我们姑且不论画家对绘画的临习与创作的渊源出自何方,但就画家对于绘画的认识而言,立意孤高,拟古而化,有着很高的生命张力和审美基础.作品用笔用线,设色造境,皆在法理之中.其实,中国的艺术,但是这种文化的心理,如果有了具体的赏玩对象,重传统,崇祖先,重文化,在艺术的创作中,往往在平平常常中便又寓着极不平常的精神。正如欧阳修自谓“于静坐中(作书),自是一乐”。这样的精神生活,实在是很宽适的,不论在朝在野,都须精神宁静,养心之学,,本来就是“玩”的艺术,而审美,则是“玩”的审美直攻心灵。正是在这种心态和艺术的感召下,宏伟“游于艺”而“醉于心”,从中可以看出,绘画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在这种“玩”的审美和“交游”过程中产生灵感,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我只是希望宏伟能在精研传统的基础上,能立能破,多在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来丰富自己的绘画创作,才能展现山水画的圆通与灿烂.
宏伟将要出版画集,嘱我写前言,拜读再三,深感宏伟对于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心得,绘画的品格上又多了一份自然朴拙的风貌,没有时下流行的影子,更少了几份火气和霸悍,多了份平和雅正之气,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虽然这种品格和潘天寿先生所谓的“一味霸悍”相去甚远,但是,我所理解的那种宽厚与朴拙、平和与雅正,宏伟对于绘画的创作与认识,没有时下画家的功利性,这一点,是当今画坛最应该提倡的优秀品格。 因此,有如上文字,愿与宏伟共勉。
(南山,本名张楠,中国美协会员,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