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法欣赏的层次性
1、书法欣赏是有层次的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因此说不同修养的人对同一幅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
2、普通大众对书法的直观感受
这是基于汉字规范书写来对书法作品所做的品评,他不会也不知道去运用书法的语言来做参照物去品评,只是用自己的书写经验作为参照物。口头禅就是:我不会写,但我却会看。
3、书法爱好者的感性感知
以自己的审美偏好来做品判标准,不能体味出书法美的多样性。这是由于欣赏者对书法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深入,因而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并以此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形成了审美偏好。没个人其实都有审美偏好的,他是书法审美不可逾越的一个层次。
4、书法家的理性分析
从书法发展史的角度对作品所做的全面分析,既有对历史的回味和个人心灵的感受,也有对书法发展的思考和展望,既有对气息风格的感知,也有对技法细节的玩味。
书法欣赏的层次性其实是欣赏者书法知识的不同所造成的,这里所说的书法知识,既包括古代的书法的经典,还包括书法理论和与书法相关的传统哲学,书法的审美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又以欣赏者的心性为切入点。正如王羲之所说:非通灵感物者,不可与论斯道。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
汉字的规范性书写就是写字;汉字的艺术性书写就是书法!那种先看写些什么的欣赏方法肯定不是书法家的书法欣赏。
1、神采为上----刺激性
对书法作品神采的领悟和把握是基于作者的传统文化功底的,是人人各不相同的,也是无法用语言来做具体描述的。他可以包括作品的构图、虚实、风格等等能引起你共鸣的大的方面的东西,也就是能一下子吸引住你的东西。
2、形质次之----耐看性
这里说的形质指的是书法的语言,也就是技法技巧的具体表现,它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形式构成等具体的东西。这些方面要能够表现出传承性和创新性,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有扑面而来的新意。任何没有传承的东西都无法实现耐看,任何没有新意的东西也无法实现耐看的目的的,当然了,新意也是相对而言的。
3、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这里说的内容就是书写的内容,形式就是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当一幅作品有了刺激性、耐看形之后,如果能实现和书写内容的统一协调,那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比如兰亭序,前边一段写雅集的欢愉,所以笔法细腻,笔尖翻舞,结字沉稳,章法疏朗,后边一段写对死的恐惧的时候,线条粗犷,结字跌宕,涂抹之处迭出,章法紧密,穿插较多。
鲜于枢的行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